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8500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規模*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于1926年。1949年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隨校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市。1993年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目前占地面積225畝,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F有在職職工4000余人,開放病床2800張,設臨床科室41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26個。醫院是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1個臨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點覆蓋所有的臨床科室。2011年1月,建筑面積近30萬平米、開放床位近2000張的高新醫院項目簽約,預計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醫院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家隊伍,其中博士生導師42人,副高職稱以上專家650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00余人,碩士300余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20人,擔任省級以上醫學學術團體負責人60多人,有7人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廳以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干教師107人,位居安徽省醫療機構第一。 醫院年門診量197余萬人次,年住院病人9.2萬人次,年手術3.3萬臺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7萬學時,年接收實習生、進修醫生1000余人。 醫院學科齊全,重點學科數在安徽省醫療機構中*多,有***重點學科1個,***重點???個,安徽省級A類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級B類重點學科5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7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發展學科16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扶持學科2個,安醫大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 安醫附院核醫學科創建于1959年,是省內*先開展核醫學檢查、治療的單位,也是安徽省核醫學會和安徽省核學會的發起單位之一。建科以來儀器設備不斷更新,隊伍日益壯大。目前開展了放射性核素治療、放射性核素顯像和體外標記免疫分析等診療項目百余項。主要設備有PET/SPECT/CT一體化的功能分子影像掃描儀(discovery)及多臺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等儀器,可以進行18F-DG等正電子藥物(PET)和單光子藥物(SPECT)局部和全身顯像,斷層顯像及與同機的X線CT圖像融合,同時還進行多種微量活性物質體外檢測,是早期診斷疾病、觀察分析臟器組織功能代謝變化的先進技術。 2009年核醫學科成立PET/CT中心,醫院投巨資引進了德國SIEMENS公司True Point Biograph PET-CT,該機型為目前全球*先進52環64層、*高速、*高分辨率的PET-CT,具有掃描速度快、圖像質量好的優勢,全身檢查只需10分鐘,技術性能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核醫學科自197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131I治療甲亢、32P、90Sr治療皮膚病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又開展了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轉移灶和89Sr治療骨轉移癌骨痛等多項新的治療項目,是省內**開設標準化核素治療觀察病房的科室。 目前,核醫學科擁有一支以教授、博士、碩士為主的,老中青三代相結合、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作風嚴謹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在全面適應核醫學診斷要求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并發展起鮮明的專業特色,在核腫瘤病學、核心臟病學、核內分泌學、核素治療等方面的診療技術保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