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7日,第五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核醫學代表相聚上海,共襄盛舉。會上發布了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黃鋼教授當選亞洲大洋洲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AOFNMB)主席的重要信息,這是中國核醫學專家首次在核醫學領域的知名國際常設組織中擔任的重要職務。?
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和生物學聯盟(AOFNMB)是世界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的區域組織,也是繼美國核醫學和分子影像學會(SNMMI)、歐洲核醫學會(EANM)之后的第三個區域性重要核醫學組織,該組織長期致力于亞洲與大洋洲核醫學的發展和提升,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高度認可與大力支持。?
? ??
黃鋼教授此次當選,表明其在核醫學領域的不懈努力和突出成就得到了全球核醫學同行的廣泛認可,中國核醫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在黃鋼教授的帶領下,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對接國家重大需求,以臨床問題為導向,深耕細作、勇攀高峰,積極發揮著實驗室在分子影像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持續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臨床轉化,進一步突破設備的研發轉化和抗體探針的臨床轉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或工具,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
黃鋼教授簡介
? ? ? ? 黃鋼教授從醫39年,聚焦分子核醫學研究、轉化和臨床應用。在國內首批引進并應用PET及PETCT先進分子影像技術,主持并參與國產PET的研發與轉化應用,系統總結PET臨床實踐的循證醫學證據,科學規范PET應用技術及其質量控制標準;主持制訂并主編我國"臨床技術核醫學操作規范"、"核醫學診斷與治療指南"等,相關工作先后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一等獎等獎項。
? ? ? ? 近年來,在分子靶向探針的研究中提出新的設計理念,形成創新性研究領域,先后在Chemical review(IF 60)及Nano today等發表系統綜述與研究成果,同時作為科學家獲得科技部創新項目及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的支持。榮獲影像醫學國家臨床重點???、上海市學科及上??茖W科帶頭人稱號,分別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百人計劃等稱號?,F已發表SCI論文及評述二百余篇,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主編Nuclear Medicine in Oncology及《Personalized Pathway-Activated Systems Imaging in Oncology》等Springer出版的英文專著3部、《PBL導論》、《核醫學》及影像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等中英文教材與專著30余本,獲授權發明20余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一等獎等十余項獎勵。
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健康醫學院作為一所上海市屬本科醫學院校于2015年組建成立,學校成立伊始就確定了“應用型、特色性、國際化”的辦學定位,以特色求發展,短短六年,學校在健康領域的人才培養中展示出行業優勢及良好的知名度。上海健康醫學院分子影像平臺于2016年入選“上海市高校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2017年入選上海市II類高峰高原學科建設,2018年學校的醫學影像學院與重點實驗室科教一體,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本科建設計劃“校企醫三位一體——打造醫學影像技術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同年入選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2020年 “醫學影像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立項建設單位。2021年3月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上海市科委驗收。實驗室歷經兩年建設,柔性引進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同時也培養了多名上海市各類領軍人才等各層次專家。實驗室現有2400余平米實驗室場地,擁有包括小動物PET-CT、小動物SPECT-CT、小動物活體光學三維成像系統、MALDI-TOF質譜成像儀、共聚焦拉曼光譜儀等先進的實驗設備。
世衛組織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奧密克戎毒株將引發更嚴重的疾病,或者比其他源自SARS-CoV-2的變異株傳染力更強。近日,“奧密 克戎”變異株引發全球關注,多國陸續升級防疫措施積極應對。世衛組織28日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奧密克戎毒株將引發更嚴重的疾病,正與專家合作了解奧密克戎毒株對于目前的防疫措施,包括疫苗注 射等造成的影響。奧密克戎毒株是否傳染力更強?世衛稱還有待厘清據報道,世衛組織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奧密克戎毒株將引發更嚴重的疾病,或者比其他源自SARS-CoV-2的變異株傳染力更強。世衛說:“初步數據顯示,南非的住院率攀升,不過這可能是因總體染疫人數增加,而非奧密克戎毒株特定感染所致?!笔佬l的聲明還重申,就初步掌握的事證分析,由這個變異株引發的再感染風險可能更高。世衛表示,正與專家合作了解奧密克戎毒株對于目前的防疫措施,包括疫苗注射等造成的影響。世衛表示:“各大學研究中通報的確診病例,顯示年輕患者病情還算輕微,不過探究奧密克戎毒株的嚴重程度,還需要數日至數周的時間?!笔佬l還說,目前持續以PCR篩檢確診病例,并且仍在進行相關研究,以判別奧密克戎毒株是否對于快速抗原檢測造成任何影響。9月27日消息,近日,南非派遣一列載有新冠疫苗的火車前往其貧窮的省份之一,向醫療設施緊張的地區運送疫苗。這列名為Transvaco的疫苗列車在東開普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旅行,并在七個車站每站停留兩周,為人們接種疫苗。多國升級防控嚴陣以待南非宣布保持一級封禁等級不變當地時間11月28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就新型新冠病毒變異株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南非仍將保持一級封禁等級不變。同時,他再次呼吁南非民眾積極接種疫苗。歐洲多國通報發現奧密克戎毒株確診病例后,英國政府呼吁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當前疫情危機。英國目前是G7的輪值主席國。英國是宣布境內發現患者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國家之一,其他還包括德國、意大利等,而歐洲大多數國家已禁止非洲南部多國的客運航班入境。其中,荷蘭當局28日報告,在兩架從南非飛抵荷蘭的航班上,檢出至少13例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未來感染病例可能還會增加。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28日起將把非洲的莫桑比克、馬拉維、贊比亞這3國列入加強邊境口岸防疫措施的對象。關于奧密克戎毒株,他表示“正帶著強烈危機感進行應對,將切實采取邊境口岸對策”。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當天同13個有關部門緊急召開會議,并決定禁止來自南非等八國的外國人入境韓國,以防奧密克戎毒株進入國內。當地時間4月12日,英國第三次全國性疫情封鎖進入“解封”的第二階段,非必需品商店、餐館、酒吧、理發店和健身房等商業機構,經歷了近三個月的關閉后,重新開業引來“消費潮”。圖為倫敦市商業中心牛津街上人流涌動。中新社發 張夢琪 攝感染奧密克戎毒株會出現什么癥狀?現有新冠疫苗還有用嗎?據報道,一位對奧密克戎毒株發出警報的南非醫生指出,她接觸的幾十個被懷疑患有這種新變種的病人只表現出輕微的癥狀,而且完全康復,沒有住院。南非醫學協會主席庫切說,過去10天,她接觸約30名對冠病檢測呈陽性的病人,但他們的癥狀與之前的變體有所不同。她說:“這些患者都出現一種極度疲勞的癥狀,而這對年輕患者來說是不尋常的?!彼f,大多數患者都是40歲以下的男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接種過疫苗。他們還有輕微的肌肉酸痛、喉嚨癢,和干咳。只有少數人有出現發燒癥狀。她說,這些輕微癥狀與其他變種不同,后者的癥狀更嚴重。就疫苗的有效性,新冠疫苗制造商莫德納醫療官伯頓28日說,他懷疑新的奧密克戎毒株可能避開目前疫苗。他說,新改良疫苗可能在2022年初上市。他說:“如果我們必須研發出一種全新的疫苗,我認為那將是在2022年初才能真正量產?!彼f:“身為非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莫德納厲害的地方是,我們可以非??焖俚貞獙??!辈D說,目前疫苗對病毒的保護應該仍然存在,但這取決于一個人多久以前接種疫苗。目前的建議是接種現有的新冠疫苗。此外,與美國制藥公司輝瑞共同開發疫苗的德國新生物科技公司日前發表聲明稱:“如果有必要,可在約100天內出庫針對新毒株的新疫苗?!币呙玳_發公司強生、阿斯利康等也表示,正在進行相關疫苗調查研究。鐘南山發表研判:變異株的危害性還需要時間判斷,需隨時注意1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出席中國罕見病聯盟呼吸病學分會第一屆全國會議?;顒又?,鐘南山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已在南非等地區流行,近期在中國香港也發現了一例?!斑@個變異株很新,雖然分子基因檢測發現,它在受體結合部位有比較多的變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傳播會有多快、會不會使疾病更加嚴重,以及是否需要針對它進行疫苗研發,還要根據情況來判斷?,F在下結論為時太早?!辩娔仙秸f,Omicron變異株的危害性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判斷,需要隨時注意,但是現在還不會采取比較大的行動?!斑€有一個需要比較注意的是,對南非有關地方來的人員進行防控?!眳亲鹩眩簢隆扒辶恪闭呤侵袊刂埔咔榈摹胺▽殹痹?1月28日上午舉辦的《財經》年會2022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發表題為《新冠疫苗應用后冬春季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的演講。他表示,圍堵“清零”政策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這個“法寶”效果非常好;只要堅持常態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夠防止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張文宏: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對中國目前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張文宏在微博上發聲,談及對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看法。他表示奧密克戎變種被發現是近期的突發性事件,毫無疑問是病毒進化的產物。由于攜帶病毒突變點多,在傳播上短期內似乎戰勝了南非的其他病毒株,包括德爾塔毒株。因此,世衛組織出于謹慎,將其列入了密切關注變異株(VOC),也就是說要引起極大關注。張文宏認為,奧密克戎對中國目前還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中國目前的快速響應與動態清零策略是可以應對各種類型的新冠變種的。新冠病毒再變,還是新冠病毒。中國目前處于動態清零策略所贏得的戰略機遇期內,正在加速構建下階段應對常態化抗疫所需要的科學支撐,包括形成足以支撐世界開放的有效疫苗與藥物儲備,以及公共衛生及醫療資源儲備?;诳茖W與團結,我們可以應對德爾塔,也能應對奧密克戎。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核醫學團隊、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團隊受邀在國際化學學術期刊《Chemical Reviews》/《化學綜述》(IF=54.301)撰寫了論文,詳細闡述了免疫PET顯像探針的設計構建流程,重點介紹了免疫PET顯像臨床前研發及臨床應用的進展,并對免疫PET顯像領域未來的發展作了展望,對未來在免疫PET顯像領域可能獲得的突破性發展進行了預測。仁濟醫院核醫學科科主任劉建軍教授介紹,隨著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核醫學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趩慰沟陌邢蛑委熀兔庖咧委煼椒ㄕ诟镄露喾N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的治療現狀。目前,手術切除組織或穿刺活檢組織的病理學檢測是臨床評估特定腫瘤抗原表達水平的常用方法,但上述方法創傷較大,且無法評估轉移灶抗原的表達水平。此外,傳統的分子影像學檢查如18F-FDG(氟代脫氧葡萄糖) PET/CT等也不能有效預測、評估單抗治療療效。近年來,隨著對腫瘤分子發病機制和機體免疫系統的不斷深入研究,靶向腫瘤抗原和免疫檢查點的單克隆抗體(單抗)已成為治療實體瘤以及血液系統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诳贵w的分子影像探針不僅可以無創可視化腫瘤抗原的異質性表達,還可以動態評估抗體在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及單抗治療療效。其中有機結合了單抗高特異性和PET顯像高靈敏度的免疫PET顯像(ImmunoPET)在優化臨床腫瘤診治中的作用日漸顯著,有利于無創篩選適合單抗治療的患者、準確評估單抗治療療效,是醫學時代先進的分子影像模式之一。據悉,仁濟醫院核醫學科中心在抗體分子影像探針領域的研發水平處于全國前列。目前,科室正在推進多個抗體分子影像探針的研發與轉化,其中部分探針的臨床轉化將完善特定惡性腫瘤的臨床診療。
01 應改變醫生晉升“唯論文”傾向,改進評審制度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農工浙江省委會主委、原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帶來一份《關于改進臨床醫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制度的提案》。羅建紅表示,目前我國醫生專業技術職務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四級,高級職稱的評審標準都把科研項目和論文(甚至SCI論文)作為必要條件,而相對忽視了醫生的臨床診治水平、能力等。晉升“唯科研”傾向,導致醫生片面追求科研指標,而忽視了“治病救人”的職業本質。為此,羅建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第一、醫療系統要破除“唯論文、唯科研”傾向。相關制度要明確規定不能把科研項目和論文作為臨床醫生晉升的必要條件,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綜合評估醫生的臨床服務能力、水平和貢獻上。第二、大學或醫學院校對附屬(教學)醫院的科研發展和人員分類管理要做好頂層設計。在確保醫生職業基本制度有序運行基礎上,系統架構臨床科學研究體系,包括激勵一部分醫生臨床和研究雙軌發展成為醫生和科學家等,促進臨床醫學高質量的科研創新。第三、建議人社部改革專業技術職務體系,不搞“一刀切”四級制,建立更加符合醫療行業特征的技術崗位等級制。如,可參考國際通行的做法,把醫生的技術崗位類別和等級與職業訓練、臨床工作資歷和考核直接關聯起來,如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漆t師,同步建立更加合理的醫生薪酬待遇體系,摒棄額外評審帶來的弊端。第四、將此項工作納入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醫教協同的重要工作內容。改進和完善對大學和醫院的評價,建立更加合理的指標體系,切實體現對醫生職業特征和基本權益的尊重,為醫院改革和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02 建議為醫護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呼吁,要加快完善我國醫護人員醫療養老保障體系,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美“逆行者”提供支持保障。從法規修訂方面,張琳建議修訂《關于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用公款為個人購買商業保險若干問題的規定》(財金〔2004〕88號)中“僅能為醫護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的限制,讓醫院可結合廣大醫護人員的實際需求,選擇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產品和服務。從制度完善方面,由于職業年金制度在各地的執行存在一定差異性,張琳建議推進各地加快建設待遇水平相當的編外醫護人員年金計劃,提升其保障水平。從擴大商業健康保險供給方面,張琳建議出臺政策,為醫護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強化醫護人員的職業保障。03 加大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蔣立虹表示,建議提高防治體系建設的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待遇,加大薪酬制度的改革。04 提升醫務工作者獲得感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官馬化騰建議加大投入、力促改革,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幫助醫務人員實現“制度性減負”;進一步加快智慧醫院建設,幫助醫務人員實現“技術性減負”;精細化管理患者關系,重建醫患和諧;讓基層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充分享受政策與技術紅利,促進醫療模式適應老齡化趨勢,彌補城鄉差距。05 加快高危功能醫用機器人開發醫療行業需要接觸烈性傳染病患者、放射性物品、醫療廢物等,還面臨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這使得醫護人員職業風險較大。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劉璠建議加快高危功能醫用機器人的開發。劉璠建議,由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科研單位、醫療單位、生產企業等組成研發團隊,充分發揮數字醫學、智慧醫學的高科技優勢,重點研發醫用機器人執行高危取樣、檢查、注射、放射性物品、污染物品、傳染感染等物品的處置、物流,并在醫務人員遠程控制下完成高危環境下的復雜手術。這樣,可以*大限度地保護醫務人員,減少不必要的理化、生物病毒細菌等環境暴露。06 呼吁《護士立法》全國人大代表、柘城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宋靜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護士法》立法的議案”。為何提出推進《護士法》立法呢?宋靜表示,一方面,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護理在醫護人員中所占的比例較大。無論是在基層,還是在援鄂的醫護人員當中,護士的比例都是比較大的。而且近距離接觸病人的也是護士*多,有很大的工作風險。另一方面,要穩定護理隊伍,讓優秀護士長期從事護理工作,離不開國家的重視。護理事業發展得強大了,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來做這個工作。07 醫療人才評價體系提升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建議破除人才評價中的“五唯”,即唯論文、唯課題、唯學歷、唯資歷、唯數量,希望構建分類、分層的醫學人才評價體系,提出:1. 重醫德:將醫德作為評價指標*重要的內容,實行醫德“一票否決”制。2. 重貢獻:重視醫學人才的實際社會貢獻及口碑。3. 重水平:重視其臨床診療水平、實踐操作能力。4. 重效果:改變既往單純以數量評價的導向,引入醫療質量終末指標。5. 重創新:重視以改善臨床診療效果的臨床研究及臨床技術創新。
關于加快在三級醫院普及建立核醫學科以提高腫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診療水平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 李思進我國每年新增約400萬例癌癥患者,死亡約250萬例,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我國缺血性心臟?。ㄖ饕獮楣谛牟。┗疾∪藬导s2290萬,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70萬,醫療花費上千億元?!秶鴦赵宏P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明確要實施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無論惡性腫瘤還是心血管疾病,只有早期診斷和治療,才有可能防止一些嚴重的并發癥、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千萬個家庭。一、核醫學國內外概況核醫學PET(PET/CT、PET/MR)或SPECT(SPECT/CT)顯像是目前用于惡性腫瘤診斷、鑒別診斷、腫瘤分期、預后評估及療效判斷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存活的“金標準”,國內外相關臨床指南和專家共識均高度推薦。盡管我國現有約2550家三級醫院、近10000家二級醫院,但截止到2019年底,國內核醫學科室僅有1133個(美國3億多人口約有12000個),我國約65%的三級醫院、99%的二級醫院無核醫學科;從設備數量來講,截止2019年底,我國核醫學顯像設備PET、PET/CT及PET/MR為466臺,SPECT或SPECT/CT為1000臺,以每百萬人擁有設備數量計算,美國、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都是我們的十倍或數十倍。這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嚴重不匹配,這也是中國醫院的一種奇怪的不正?,F象!其他任何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從三級醫院到基層小醫院均全覆蓋,只有核醫學科,連大部分三級醫院都沒有,從而使相當數量的惡性腫瘤及冠心病患者以及其它相關疾病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甚至造成誤診誤治,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二、核醫學在腫瘤及心血管疾病診療中的意義和價值研究表明,PET/CT顯像可改變30%-50%的癌癥患者治療決策,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經過PET/CT顯像的診斷,30%-50%的癌癥患者可能得不到精確治療,有可能會導致誤診誤治;穩定性冠心病患者如果放支架前直接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而不進行心肌缺血評估,患者植入的支架增加了4倍,心梗發生率增加了4倍,死亡增加了近2倍,也就是說,如果此類患者不進行核醫學顯像,部分患者植入支架不但沒有受益,反而可能深受其害,還要付出巨額的醫療費用。正因為如此,美國、臺灣地區醫保政策規定,穩定性冠心病患者放支架前,需進行心肌缺血評估,否則不予報銷;也正因為這一政策的支持,美國每年有800萬、臺灣地區有15萬冠心病或懷疑冠心病患者進行核醫學顯像,從而使成千上萬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過度治療。而我國14億人口,去年支架治療近百萬例,僅約11萬患者進行核醫學顯像?;谏鲜銮闆r,為助力國家癌癥防治行動,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充分發揮核醫學在腫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診療中的獨特作用,讓廣大有需求的人民群眾得到更的診斷和治療,提升我國醫療整體診療能力和水平,“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建議:1、加強醫療衛生體系的頂層設計,把核醫學科建設列入醫療健康領域“十四五”規劃,在三級醫院普及核醫學科,支持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建立核醫學科;2、經過5-10年時間,在二級以上醫院普及核醫學科,真正做到優質醫療資源下沉;3、穩定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治療前,需進行無創性心肌血流和功能評估,否則醫保不予支付。提案作者:李思進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學校長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第三屆“國之名醫”
早在17年11月,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的問世。而現在,這臺國產一體化PET/MR經過1500多例臨床驗證,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認證,正式推向市場。(入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TOF PET/MR是什么?相信大家對于PET/MR(PET核磁)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而TOF-PET/MR就是指將具有TOF技術的PET探測器嵌合在MR設備中,PET和MR能夠同步地分別獨立完成各自掃描。一體化同步掃描PET/MR*關鍵的特點是具有同一個機架、同一個掃描床和同一個掃描控制系統,并且在功能和臨床應用上實現了兩機歸一。TOF-PET/MR中的PET具有TOF技術,它與分體式PET/MR相比,在結構、技術、成像原理和功能上均存在本質的區別,克服了缺陷。(聯影“時、空一體化”超清TOF PET/MR的廬山真面目)TOF PET/MR的四份“成績單”聯影“時、空一體”超清 TOF PET/MR,于17年“落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這一年以來,“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都在哪些領域初露鋒芒,幫助醫生更好地進行診斷呢?一起隨器械之家來看看吧!肝癌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搭載的壓縮感知技術,能夠同時實現16期成像,捕獲肝臟動態影像的每一瞬間,同時兼顧早期與晚期等全部期相的完整病灶信息,實時、全方位鎖定病灶。同時,基于其2.8mm超高分辨率,能夠精細呈現腫瘤邊界信息,捕捉局部微小病灶與遠端轉移灶,助力醫生診斷。(對于同一例肝臟惡性腫瘤,PET-CT與PET/MR成像對比??梢钥吹?,聯影PET/MR圖像對腫瘤邊界和FDG高濃聚區域清晰顯示。)胰腺癌中山醫院核醫學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基于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不僅解剖信息和代謝信息能夠融合呈現,同時精細展示局部病灶與周圍組織的復雜關系,并能全盤檢測病灶的全身轉移,為醫生臨床診斷提供更豐富信息。(胰腺腫瘤,MR顯示胰腺體部信號異常,PET顯示稍高攝取,結構改變和功能異常提示胰腺MT可能大。)癲癇不僅如此,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還搭載了大量可用于神經疾病領域的高級應用,如DIR(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雙反轉恢復)序列能夠清晰顯示大腦皮層的結構成像,對于皮層腫脹,膠質增生等癲癇的影像征象都能清楚呈現;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彌散張量成像)高級應用能夠顯示細小的神經纖維束缺損,以更加定量的形式為醫生提供一個全新的診斷維度,輔助醫生診斷。(結節性硬化,MR DIR序列清晰顯示腦皮層病理改變,PET顯示了病灶區域FDG的低濃聚。PET/MR融合顯像同時提供了結構異常改變和功能變化的信息。)多發性骨髓瘤中山醫院核醫學科基于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的融合顯像優勢,進行了大量的臨床掃描,發現多例由MGUS向多發性骨髓瘤轉變,并從中總結出了一定的共同征象,未來可能實現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篩查。此外,PET/MR在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效評估方面,也存在顯著優勢。(男性,53歲。確診多發性骨髓瘤10月。經過7周期VCD方案化療后,現行療效評價。)TOF PET/MR的二套“絕世秘籍”聯影“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不僅在臨床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還掌握了兩套成體系的“絕世秘籍”——壓縮時空平臺和uAI智能平臺?;谶@兩大平臺,聯影自主研發了一系列獨有的**技術。壓縮時空平臺“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在一體化探測器設計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融合了以壓縮感知為核心的光梭成像技術(uCS,united Compressed Sensing)和時間飛行技術(TOF,Time of Flight),實現成像時間分辨率極速融合、空間分辨率匹配,大幅突破原有PET/MR成像的時空極限。(PET與MR空間分辨率、等中心成像視野等量級匹配,“空間一體”)(MR序列信息嵌入PET數據流,“時間一體”)uAI智能平臺采用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多種算法,實現一鍵智能定位、智能床位規劃、智能衰減校正等智能功能,簡化工作流,大幅降低PET/MR使用門檻的同時提高標準化成像質量。智能定位技術——“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搭載的智能定位技術可以自動識別全身圖像中的關鍵器官,首次實現以器官為中心,以病灶為導向的全身PET/MR掃描定位,不僅大幅縮減技師操作時間,也大幅提高PET/MR全身掃描圖像質量。目前,圍繞該功能的臨床驗證科研成果已經被2018年北美放射學年會收錄為大會口頭報告。(自動識別定位項中的主要器官,并以主要器官為中心進行床位規劃)(左圖主要器官分散在兩個床位時的成像,右圖為智能定位能將床位全部置于主要器官中心時成像,避免了由于主要器官分散在兩個床位產生的圖像錯配,也提高了主要器官的PET/MR圖像質量。)智能衰減校正技術。聯影超清TOF PET/MR采用專用的深度學習網絡對MR圖像進行組織識別,大幅度提高了智能衰減校正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為臨床應用的定量提供了堅實保障。(該患者左肺有嚴重的纖維化,智能衰減校正技術能夠準確實現穩定的衰減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