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協和醫院PET中心
¥8450
? ? ?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始建于1866年,是扎根武漢歷史*悠久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是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遠程醫學中心掛靠單位,系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榮獲全國醫院管理年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醫院由本部、西院區、腫瘤中心和金銀湖國際醫院(在建)組成,編制床位5000張,年門急診量570.3萬人次、住院量22.7萬人次,手術量12.1萬臺次,主要醫療指標穩居國內前列。其中心臟移植連續5年領跑全國,心肺聯合移植術、心臟移植術、連體嬰兒分離術、骨髓移植、腔鏡下巨結腸切除術、細胞治療等居國內**水平。醫院現有職工8000余人,其中,職稱60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96人,雙聘院士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8人(含青年長江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人,博導204人、碩導568人。擁有10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25個國家臨床重點???,15個??茠炜亢笔≠|控中心,形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優勢學科群。配置PET-MR、PET-CT、達芬奇機器人、射波刀等高端醫療設備,率先將混合現實信息技術、人工生物角膜等應用于臨床手術實踐。此外,醫院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連續5年中標國家自然基金數100余項,居國內醫療機構前三。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年來,醫院加大國際化進程,與德、英、美、日等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協作關系。 核醫學科介紹? 協和醫院核醫學科原稱同位素室,創建于1959年,是國內*早開展同位素臨床應用和研究的單位之一。經5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個業務范圍廣泛,診斷、治療門類齊全,設備先進,集醫療、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現代化科室。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PET/CT中心(2臺美國GE的PET/CT,2臺回旋加速器;華中地區首臺PET/MR)、SPECT/CT顯像室(2臺SPECT-CT,1臺SPECT)、體外分析實驗室、核素治療門診及病房,同時也是湖北省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與湖北省核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核醫學科擁有雄厚的技術隊伍,全科總人數37人,教授、博導4人,副教授、碩導3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醫師17人,碩士學位2人。自2001年以來,先后有4位專家擔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核醫學青年委員會副主委、湖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湖北省核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核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核醫學雜志》副總編輯、《中華醫學雜志》等十多種專業學術期刊常務編委、編委等重要學術職務。核醫學科歷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及部級重要科研項目。自2001年以來,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23項,部省級課題10余項。在腫瘤顯像診斷與療效評估、冠心病早期診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等研究方面處于國內**地位,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來,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及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在教學方面,每年承擔包括研究生、臨床醫學7、8年制、醫學及衛生系本科生的核醫學的教學任務,同時多次協同國際原子能機構,承擔了核醫學技術人員培訓班教學任務。擔任全國研究生規劃教材《實驗核醫學》主編、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規劃教材《核醫學》主編、全國臨床醫學八年制國家“十一五”規劃《核醫學》教材主編、全國本科生統編教材《核醫學》副主編、全國影像醫學專業本科生規劃教材《影像核醫學》副主編等。核醫學科擁有世界先進的診斷設備,包括目前世界先進的美國GE公司Discovery VCT和LS 型PET-CT、德國SIEMENS公司的Symbia T6 SPECT-CT、美國GE 公司VG和MPR型SPECT、羅氏公司化學發光檢測儀、美國GE公司雙能X線骨密度儀、放射免疫分析儀等設備。核醫學臨床業務非常廣泛,在腫瘤疾病、甲狀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肺栓塞以及嗜鉻細胞瘤等疾病的診斷方面獨具特色,在核素治療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癌、類風濕性關節炎、轉移性骨腫瘤等疾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專家介紹蘭曉莉 主任醫師 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國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后?,F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核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Americ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USA)、《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中國醫學影像學》、《中國醫學影像技術》、《中國臨床醫學影像學》等雜志編委,Molecular?Imaging?and?Biology,Molecular?Imaging,Nuclear?Medicine?and?Biology等15種英文期刊審稿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第七屆湖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在科學研究中,一直致力于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尤其在報告基因顯像、多模態分子顯像領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以副組長主持國家863計劃目標導向類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省部級項目多項。在腫瘤分子影像診斷的實驗與臨床研究領域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40篇),參編專著及全國規劃教材等共12部。2010年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15年榮獲亞洲核醫學論壇專題報告一等獎等。 醫院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1277號